粉红色卫衣外面适合穿什么样的外套或马甲

团队西服定制-团队西装马甲定制多少钱

首先 想问下MM的体形 若比较的丰满 外面叠加穿的话会更加的膨胀体形

若苗条 那可以外面套件淡颜色的牛仔小外套 绝对美的哦·比较有韩国小MM的感觉 当然也可以套件黑色的小西装 休闲味浓一点的 呵呵 还有 你可以看看淘宝里她们的搭配 ··不错的··希望对MM有用吧 ··哈哈··

鬓边不是海棠红结局(程凤台到底喜欢谁)

鬓边不是海棠红结局

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的结局是:

程凤台的身体日渐好转,已经能够杵拐下床走路,他从范涟与二奶奶口中得知了商细蕊近日所遭遇的事情,心情复杂。然而此时,二奶奶竟主动提出愿意带商细蕊一起离开北平。

并给了程凤台一张火车票。商细蕊正在犹豫是否要联系二爷时,程凤台却已打来了电话,听到熟悉的声音,商细蕊心情复杂至极,二人约定几日后在戏楼见面。

幕后制作:

该剧中的京剧舞台、道具、服装、造型等硬件考究。剧中出现的两处戏楼1:1复刻了京广会馆和湖广会馆。中式亭阁楼台和西式装修完美结合的程府,充满烟火气息的水云楼以及满是黄土的市井街道,其中程府和水云楼完全由剧组搭建,剧中场景搭建共约2万平。

戏曲服装则由专业戏曲服装设计团队制作,全剧总共用了两百多套戏服,专属定制的就已有一百多套。戏曲造型方面也力求精致完整,从包头勒头、化妆贴片到梳头戴头面,全程由戏曲专业老师进行操作。

程凤台到底喜欢谁

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开播后,商细蕊这个角色惊艳到了不少人,而黄晓明饰演的程凤台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,各位观众朋友因为已经感觉到了,剧中程凤台和商细蕊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般。

原著中,程凤台和商细蕊的感情发展一直很隐秘,但能从各种细节体会到,程凤台是喜欢商细蕊的,两人始终是惺惺相惜,但又不敢轻易表露出内心的真正感受。看过原著的朋友很好奇程凤台到底长什么样子,其实小说中算是给出过答案。

程凤台为什么爱上商细蕊?

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是黄晓明和尹正主演的民国大戏,男主程凤台由黄晓明扮演,很多人觉得黄晓明形象跟程凤台不符,那么小说里程凤台是个怎样的人呢?刚出场时程凤台又是多少岁?其实大家最好奇的是程凤台和商细蕊的感情,程凤台喜欢商细蕊吗?从前几集来看,程凤台和商细蕊惺惺相惜,因为有程凤台在,商细蕊才能安心唱戏。

原著里二爷程凤台刚出场是二十二岁,很显然黄晓明年龄与角色相差很大,所以这部剧还没开播,网上就有人说黄晓明不适合演程凤台。由耽美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反响都很不错,比如《镇魂》和《陈情令》,这次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也是双男主的戏,导演不仅要会选角,还要对里面的情节做处理,而且是那种恰到好处的,所以说翻拍耽美剧非常难。

剧情开篇程凤台已经娶妻生子,他的年纪也应该差不多三十岁,他受邀去听戏,没想到被商细蕊给吸引,从那之后,只要是商细蕊上台唱戏,程凤台都会捧场,所以商细蕊再也没有受过欺辱。

小说中程凤台是喜欢商细蕊的,两个人之间发生过很多情侣之间才会做的事,比如大别墅鸳鸯浴等,主要讲述了程凤台和商细蕊的感情故事,但是剧版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,把爱情变成了友情,程凤台对商细蕊不是情人的那种喜欢,他是真心欣赏商细蕊这个人,把对方当成知己、挚友,商细蕊也是一样。

该剧主要围绕发扬戏曲国粹和保家卫国这两条主线展开剧情,程凤台和商细蕊的感情起到了铺垫和渲染的作用,所以编剧把他们之间隐晦的东西去掉了,这部剧还是蛮正能量的。

程凤台外貌描写

其实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原著中,并没有对程凤台外貌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描写。不过文中多次以侧面的方式提到过,看来作者是想让读者自己去构建程凤台的相貌。那下面就把小说中,对于程凤台外貌描写的段落摘选出来,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一番。

1.二奶奶也就近端详着程凤台。秀眉俊目的一张瘦长脸儿,奶白的肤色,睫毛太长太浓,显得有些脂粉气。那双眼睛觑着人微微笑的时候,又痞又狡猾,简直坏透了,凡是个女人,见了都要脸红心跳。

2.洋房的大门忽然一开,跑出一个俊美白皙的少年,十七八岁。

3.程凤台在雪地里凝望了她许久,雪花积在睫毛上,仿佛刚刚哭过来不及擦掉的泪珠,雪白的皮肤雪白的眼睫毛,也像一尊雕塑。

4.商细蕊看着程凤台月光下的侧影,暗想程美心的这个弟弟,和程美心倒是一点都不像。这样的直率,爽朗,体贴,还有侠义心肠,长得也比程美心好看真是不错的。

5.就听见后面有人唤二爷,回头看见一个穿着衬衫西装马甲的公子哥儿含笑走进来,知道这位必然就是程二爷了。

顾经理忙上前引荐,说程凤台是此地股东,雷双和他们几个与程凤台客客气气地打了招呼说了一回话,方才真的散了,散时心中不约而同地想道:就凭这份相貌,他嫖戏子一定不花钱!

6.商龙声把目光移到他身上,停留了一会儿。第一个感觉是,这个年轻人皮肤白皙目光多情,与他弟弟恰好一对青春少年,谁也没占谁的大便宜,心里就先对他们的感情信了三分,朝程凤台一拱手:“程二爷。”

鬓边不是海棠红小说结局

鬓边不是海棠红小说结局:

体力不支的商细蕊在离开时被蒋梦萍叫住,二人终于敞开心扉,重归于好。而薛千山接到了杜七的来信,知道大家一切安好,放下心来。程凤台的身体日渐好转,已经能够杵拐下床走路,他从范涟与二奶奶口中得知了商细蕊近日所遭遇的事情,心情复杂。

然而此时,二奶奶竟主动提出愿意带商细蕊一起离开北平,并给了程凤台一张火车票。商细蕊正在犹豫是否要联系二爷时,程凤台却已打来了电话,听到熟悉的声音,商细蕊心情复杂至极,二人约定几日后在戏楼见面。

剧情简介

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是由惠楷栋执导,黄晓明、尹正、佘诗曼领衔主演,米热、刘敏、李泽锋、金士杰、檀健次、唐曾、李春嫒、汪汐潮、程枫等主演,黄圣依、杜淳、白冰友情出演的民国传奇情感剧。

该剧改编自水如天儿的同名网络小说,讲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,一代天才京剧名伶商细蕊与爱国热血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相知,两人在梨园百态和战火中并肩奋斗前行,坚定了振兴京剧国粹的信念和定倾扶危以身救国的崇高理想,最终携手与残酷命运砥砺抗争的传奇故事。

鬓边的每个人结局

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各个人物的结局:

商细蕊结局:小说中商细蕊是千年梨园的名伶,程凤台相识商细蕊的时候,摘下了商细蕊衣襟上簪的红梅花,插在了自己西装的花眼里。

商细蕊和程凤台因为戏结缘,表白的话也说得像两句戏词,而后才有了这出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。

结局时程凤台给了商细蕊车票,火车马上要开走了商细蕊才决定去找程凤台。而程美心说她终于要下定决心去做那件之前没有做的事,对商细蕊不怀好意。

究竟商细蕊有没有赶上火车,程凤台和商细蕊有没有见面,有没有重逢都是未知数。

程凤台结局:程凤台说他一定会等着商老板,这里并没有提日期,可能在车站就等到,也有可能今生今世都等不到。

商细蕊决定去火车站的时候火车马上要开走了,程美心又不怀好意,难保不在半路对商老板纠缠,很可能程凤台最终禁不住家人的催促遗憾离开了北平,商细蕊没有感伤,很多年后他们才重逢。

程美心:剧中程家大姐程美心,是一个美艳动人的美人。程家当年家道中落,程美心从一个富家**沦落到交际花,为了养活家中年幼的弟弟妹妹,程美心受了很多的苦。当年程美心和曹贵修在舞会上相遇,两个人一见钟情。只可惜程美心没有时间等到曹贵修做上司令,为了让程家东山再起,程美心直接嫁给了曹贵修他爹。

鬓边不是海棠红开车肉

鬓边不是海棠红车是113章。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,在鬓边不是海棠原版小说里,红车是113章出现的,由二龙为了吸引日军的注意,故意将拖车改成红色的。

旅游公司(深圳)譬如中国旅行社的客服工资大概有多少啊?

深圳的导游,绝大多数是没有工资的。我认识的几个有那么一点工资的导游,不过三、四百元,而且按要求是要在没团带的时候回旅行社帮忙的,那点微不足道的工资,去掉上下班的交通费,就所剩无几了。所以这名义上的一点工资,即使是旅行社想给,导游也不愿意要啊。导游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自由,为几百块失去自由也没人愿意啊。旅行社也不提供任何福利,导游的吃喝拉撒住完全自己解决。深圳的导游大部分来自外地,没有自己的住房,房租是少不了的。而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电话费、交通费也相当的多,这些也是由导游自己解决的。再加上生活中的正常开支,每个月两千块的开支是少不了的,也仅能解决一下温饱问题。

这算下来一年就接近两万五,还要交管理费(社会导游800元,专职导游4—600元不等),社会保险费(3000元左右),年审费(100左右),接近 4000多元,这近三万元的费用不是每个导游都可以很轻松的赚到的。由于导游人数众多,竞争激烈,还得时不时交际一下,这费用暂且不算也罢。

上述的交通费不是平时自己乘车的费用,而是指导游单独前往外地接送团的来回交通费。以深圳接待台湾团队的导游为例,来自台湾的游客大部分由珠海入境,而用车多以澳门或珠海旅游车为主,导游到珠海接团的正常交通费用大概要100元(先乘长途汽车再转乘的士)。大部分的团队要求导游早上八点半或九点必须到达,乘长途汽车无论如何是赶不及的,于是必须到蛇口码头乘最早的一班船,虽说船票和车票价格相差不大,但码头却离市区相当的远,为了赶上这个航班,乘的士是唯一的方法,这又增加了至少50元,还是必须要舌剑唇枪苦战一番才能杀的下来,因为从罗湖到蛇口打表的话一般都在70元左右,这是公司不肯报销的。那如果有深圳旅游车一起前往呢?导游也省不下什么钱,因为一台30座以上的大巴来回的路桥费用是550元,公司也只肯报销500元而已。如果用深圳的车来回接送,导游已经要贴进去100元了。在参观景点时产生什么停车过路费用的话,也统统都是导游的。

这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开支,一个导游要有团带,还有一些为行外人不知的东西,那就是买团的费用。导游要想带团,必须要向旅行社支付一定数额的买团费,少则三、五十,多则二、三百,才会有团带。这里所说的三、五十,二、三百,可不是指买一个团的费用,而是指每个人。海南岛是全国买团最厉害的地方,曾经出现七百块人头费,就是说接一个20人的旅游团,除掉领队不算,导游和司机要花一万三千三百元来买这个团。也就是说导游和司机必须先赚到这么多的利润,才能持平。

这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谭,就象在,有那么夸张吗?事实正是如此,海南曾经发生过女导游坠楼自杀的事情,据说就是因为连续几次买团不成功,越赌输的越多,最终承受不了经济上的压力,自绝于人世。

导游也是人,也要生活,买房子、娶妻、生子,哪能一样都不能少。

没有任何保证收入的情况下,还要面对几个方面的盘剥。

旅行社的盘剥:

工资、劳保没有不说,导游还要在进入旅行社(导游服务公司)时交纳2000-10000不等的保证金,即使交了保证金,也常要自己垫团款,所垫的团款却要拖上几个月才能报销,害得不少导游靠借钱来维持刚开始做导游时的生活。有的旅行社的承包部门,拖欠了导游几个月报销团款,突然一夜之间人间蒸发,搞的有些导游几乎要家破人亡。2005年5月,泰国某旅行社,因为拖欠一位导游的团款太多,而导游多次上门索要无果,结果拨枪怒射,将旅行社经理当场打。甚至有些旅行社采取招标方式,导致导游间互相压价才能带到团。由于同行中的竞争如此激烈,导游之间互相残杀(在价格上)也是常有的事。挂靠在导游服务公司里的社会导游的出团管理费,就是他们自己争取回来的。怎么办呢?旅行社是不肯出这笔钱的,而导游服务公司收不到钱就说你出私团,要罚款、要停团、要扣钱,只好自己交了,

有的旅行社绞尽脑汁要赚取导游的钱,已经到了无所不及的地步。就工作服来讲,那是一个旅行社的象征,一个旅行社的标志。一些大的旅行社当然要维护自己的形象,为导游设计了漂亮的服装。但是所有的费用要导游自己出,旅行社还要赚取一点费用。赚多少呢?弄不太清楚,但你可以自己算算看。笔者曾有一组五件的制服,都是上衣。两件衬衫、两件西装、一件马甲,交了1100元,都是普通的布料,大概贵就贵在那个旅行社的标志上了。为什么说那个标志贵呢?因为后来新来的导游自己去做工作服的时候,同样的西装却只用了90元,且不用说那质量差得不能再差的衬衫和马甲了。而另外一家旅行社的两套薄如蝉翼的夏装就要了导游的720元,好在我离开时是秋天刚过了一半,冬装还没来得及去买,据说那冬装也是价格不菲呢!

做制服不仅赚钱,制服做好后也成了旅行社赚钱的工具。因为制服是给人穿的,导游不穿制服就得被罚款。旅行社在这一方面的管理是非常地严格,害得导游不得不大热天穿着西装在太阳底下爆晒,因为有时候旅行社甚至会派专人跑到景区去检查。

要说做衣服多少还要点成本的话,那做一个旅行社的工作卡要多少钱呢?就是那种名片一样的小工作牌,印着旅行社的名称及标志,贴上一张照片,盖个公章即可的工作牌,了不起成本一两块钱,旅行社居然要收120元一个,旅行社多好赚钱啊。导游不是有了导游证了吗?又不用整天坐在办公室里,要那个东西干什么?因为你要回公司拿计划单啊,因为你要回公司结账啊,没有那个卡你甚至进不了公司的门, 不要能行吗?要卖给导游的东西还有很多,导游旗啊、旗杆啊等等,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要开旅行社了。

很容易啊,似乎一个门市、一张办公桌、一个电话,不多的投入,就可以开门接客了。有资格有本钱的自己成立旅行社,没资格没本钱的挂靠就行了呗。海南岛一度达到上千家的旅行社,尽管后来名义上逐渐压缩到如今的160家左右,但被砍掉的旅行社却以承包或挂靠部门的形式继续独立经营。有一家小旅行社被戏称为“天龙八部”,两三个导游也能承包一个部,大家都在同一间大办公室里工作。现在甚至流行“包桌子”,也叫“包台”,一间小部门里还要分几张桌子出去。一年下来,管理费就好几万。实际上挂靠的人活得更舒服,天塌下来有上头顶着,也不用交那么多的质量保证金,想干的时候怎么干都行,什么零团费、负团费啊,什么超范围经营啊、不正当经营啊、违法经营啊,旅游主管部门抓了那么多年还不是跟其他行业一样,雷声大、雨点小,甚至一点雨都不下,怕什么。生活在中国的人都已经习惯这样的过眼云烟,也都学会了打太极拳。想走的时候拍拍屁股就可以走,何乐而不为呢?

还有更好赚的呢?深圳是一方风水宝地,曾经真的有馅饼从天上掉下来,但不是落在每个人的头上。倒不是那些馅饼长了眼,是深圳的旅行社犹如《西游记》里的赤脚大仙,大袖一挥,把应该落到别人头上的馅饼据为已有了。2003年非典,旅游业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。中国各地的政府先后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来降低旅游界所受的影响,如减免税收及管理费等。而仅有深圳市政府拿出了1200万的现金,对56家旅行社实行特别补贴。补贴的目的很明确,主要用来给员工发放工资,用来搞好培训,保持企业业务骨干队伍的稳定,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营。2003年5月27日的《深圳特区报》公布了这则消息,深圳其他报纸也进行了转载,网上也有相关的报道。然而时至今日,已经是2005年的年底,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,深圳五十多家的旅行社当中,仅有不到十家给导游发出了补贴,其他的至今没有一点消息。本人曾就此事,在由旅游局召开的,旅游局长亲自主持的非典期间稳定人心的大会上,当面上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,结果被当场质问姓名及单位,并叫来了旅行社的老总,直接导致本人的被迫辞职。至于当时所在的旅行社,后来的确有发出补助。但仍然疑点重重,一是补助的发放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去执行,有些没有资格的无证导游得到了补助,相反有些合格的注册导游却一分未得;另一方面所发放的补助金额也有问题,只是深圳两家导游服务公司的所发放的三分之一,仅仅每人270元,而导游服务公司发放的是每人800元。

同行中的盘剥

旅游行业中的三角债也层出不穷,游客出团往往只交一半或者更少,等回来后再结账。(这种做法一般都是一些单位出游比较多),这也是一种无奈的作法。低价引起的质量低下,使游客也成为惊弓之鸟,但回来后再投诉往往不了了之,也要浪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,许多人只好自认倒霉,但也增长了出游经验。但这种所谓的经验却有些偏激,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,既然旅游都是那么烂,我多杀点价不就行了呗。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低价是质量无法保证的主要因素,从来不考虑多给一点钱来提高出行的质量,却是想方设法压低出团的价格。报名时只付一部分团费,对游客来说,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,对旅行社会有一定的约束力。实际上剩余的团款一般都会如数收到,因为这里面牵涉到一些私人的利益。这种单位团队的负责人都会找一些熟悉的旅行社,顺便赚点回扣,有了这层特殊关系的存在,组团社收钱一般是不成问题的。

组团社却常常以此为借口,对地接社也是只先付一部分团费或一分不给。为了得到这笔生意,地接社常常也会满足这种并不合理的要求,同时把压力全数给了导游。导游在接到出团通知书时已经被告知,这种团要如何如何小心,因为团费没有收齐,因为价格低没请到好车,因为价格低没安排到好的酒店,更因为领导要吃回扣,利润非常之低,某些精彩的内容也只好删除了等等。笔者也曾带过这样的团队,他们是某行业组织全国范围内精英培训时安排的出国考察团,领导吃的回扣达到了每人千元以上,可见吃回扣也不仅仅是导游的专利。试想看,每人一千元的回扣对导游要产生多大的压力啊,可是导游又能怎么样呢?导游对这种团也是深恶痛绝,称之为“擦屁股团”。

屁股擦得再干净也会有一种屎臭味,有时再小心也阻挡不了问题的发生。即使是常规团发生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,更何况是低价团呢。而当导游尽心尽力把这种团完成之后,组团社总要找点理由,或无中生中、或小题大做、或鸡蛋里挑骨头,组织游客或假冒游客向地接社投诉。地接社为了有客源,据理力争之下多少会有些让步,但让步的结果只会转嫁到导游身上。而导游只能默默地接受,否则就会有无团带之忧。

我的导游朋友就曾遇见这种事,他所带的团,组团社给游客发的行程上有一个少数民族风味餐,但地接社的接待计划单上只是普通餐而已。在与游客的行程核对之后,导游打电话回旅行社查询,发现是组团社与地接社的衔接过程中出了问题。旅行社的计调要求导游先安排用餐,待送团后再修改接待计划单,给予报销。但导游送完团后与旅行社结账时,由于组团社与地接社之间互相扯皮,不肯承担责任,这多付的风味餐标就一直报不下来。这种事常有,时间长了,慢慢地就不了了之了。如果牵涉的数额不大,许多导游也就不再追究,自己解决算了。因为旅行社要求导游要以大局为重,要考虑旅行社的难处,为单位着想。但这次的数额可不小啊,因为是个大团,多付的费用超过了1000元。这位仁兄已经吃过几次这样的哑巴亏,也算是有了经验了,当时在打电话的时候多留了个心眼。现在的手机不都有录音功能吗?这下子可派上用场了。他不甘心白白再一次充当替鬼,把当时通话的录音给计调听。结果呢,人证物证俱在,这1000元是要回来了,但从此他与计调就结下了不解之仇,出团量直线下降,直到逼的他另谋高就。

我带团去泰国时,有位自称中医的老年游客在走路的时候摔了一跤,当时我询问他是否有问题,他摆摆手说没什么事,自己搽点药油就可以了。一路上他都跟着团队正常活动,也有兴趣去参加一些自费,不见有什么异常。但回国后却找到旅行社投诉,说导游不关心他,拿出在国内某医院开的一大堆药费单让旅行社处理。结果如何?明摆着不用说了,我来负责呗。

导游和全陪处在旅游行业的最低层,经常成为旅行社之间交易的牺牲品。